夜色沉寂,庭院中的一株芭蕉树,在清冷的月光下,投下了深邃的影子,仿佛一块黑色的帷幕。偶尔,几声鸟鸣破空而来,清脆如同瓷器破碎的声音,令人感到一丝不可名状的悦耳。这是一个适合沉睡的夜晚,理应带来美梦的降临,然而,床上的女子却始终无法入眠。她怀中承载的是一位未来帝王的骨肉,这个孩子,或许有朝一日将继承天下的王座,但那一刻的到来,仍是遥远的未来。
她如今面临的问题,却并非那么遥远。她无法与君王共享云雨巫山。君主的三宫六院,七十二名嫔妃,早已习惯了朝秦暮楚,宠爱来去匆匆,风韵再好,姿色再艳,一旦失去掌控,瞬间崩塌成空。她深知,必须要谋划一个合适的计策,方能渡过这段充满波折的时光。她清楚,皇帝需要的不过是欢娱,而他对于任何一位年轻美貌的女子,早已抱有深深的不信任感,所有的宠爱,必须牢牢掌控在她自己的手中。
而一旦怀孕期结束,无论是谁,都会迎来死亡的命运。她无情地意识到,自己的命运被紧紧掌控在君王的心意中。
展开剩余82%此刻,她的心中浮现出姐姐武顺的身影——姐姐自幼丧偶,独守空闺,以“陪伴皇后”的身份进入宫中,恰如其分。唐高宗李治欣然同意了她的请求,殊不知,他早已步入了武则天精心设计的权力游戏之中。与武则天相比,唐高宗李治不过是政治上的小白,根本无法与她正面较量。
武顺进宫后,武则天便巧妙地暗示过皇帝,言辞间透露着她的宽容大度,暗藏着姐姐的独特魅力。李治,作为一位年富力强、身心健康的帝王,每日锦衣玉食,养尊处优,欲望的冲动自是时常发作。作为皇帝,欲望的满足不再是青春期少年依靠幻想度日的事,整个天下的财富与美人,几乎唾手可得。
武则天深谙人心,早已预判出皇帝的口味,并巧妙揣测姐姐的心理,两人不期而遇。武则天清楚这一切,于是趁着李治与武顺云雨欢愉的时刻悄然现身,面带灿烂的笑容,神色中没有丝毫的杀气与怨恨。
而武顺,哪里能与她那心机深沉的妹妹相比?她急匆匆地披上衣服,脸上满是羞红,匆忙逃离皇帝的床榻。武则天却依旧从容不迫,淡淡地开口:“等一等!”
姐姐转身停下,她的肩膀微露在空气中,回头的瞬间,举止优雅而性感,连武则天都忍不住为之动容。“你离死不远了。”武则天冷冷地说道,话语简短却充满了威胁。
姐姐猛地一震,急忙转身,跪倒在妹妹的脚下,祈求她救命。武则天显然已经掌控了局势,深知在有用之时,必须软语相劝,给予利益,以便之后掌控局面。
她等着时机成熟,那时,所有的矛头指向目标,她只需轻轻一推,便能如愿达成心中的大计。
这便是权力的游戏,尽管你可以对它冷嘲热讽,但一旦你深陷其中,就只能不断地挣扎,取舍之间不断趋利避害。
历史,究竟是什么?古人常说“以史为鉴”,但历史不单是断章取义的片段,它承载的是人物的选择和一次次的战争。在看似不经意的决策中,隐藏着深刻的时代背景,正是这些背景塑造了古人的命运。
为何刘邦能够在乱世群雄中脱颖而出?为何萧何、韩信与张良会选择辅佐他?原因便在于那个时代的背景——天下苦秦久矣,百姓渴望和平,战争与动荡中的人们早已疲惫不堪。项羽虽然英勇,但过于注重个人英雄主义,而刘邦则顺应了时代的潮流,势不可挡,个人英雄主义的出现,反而成了致命的弱点,最终导致了不可避免的悲剧。
唐朝的开国之基,也来自于李世民的开明与宽容,几乎所有被历代视为蛮夷的民族,都愿意称他为“天可汗”。这种宽广的胸怀促使了时代的开放,甚至吸引了来自欧亚各国的朝贡与贸易。
武则天的出生背景,虽充满传奇色彩,但历史学者多认为,所谓的“雷声大作,金龙下凡”的故事,或许只是后来的虚构。历史学者常为当权者编撰故事,而这故事中的传说,却难掩武则天从一介婢女成长为一代女帝的非凡之路。
初生时的武则天,或许连父亲武士彟都未曾预见她的未来。他原本认为无论男女,她都不可能成帝。然而,当时的道士预言若为女儿,则必将成为帝王。未曾料到,历史的命运,竟然如此讽刺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武则天进入了宫廷,先是得到唐太宗的宠幸,被封为武才人,然而随着太宗年老体衰,未曾生育皇子,按照当时的规定,她也不得不步入尼姑庵修行。
然而,命运注定不会让她一生寂寞。武则天深知自己的机会会再次来临,而她的智慧与策略,早已准备好迎接这一切。李治心中早已对她心生爱慕,而她巧妙地挑逗着他的欲望,既不卑微,也不强求。
李治入感业寺求福,而武则天则精心安排,装作无意地在人群中与他相遇。在李治的眼中,她是那样若即若离,既不主动,也不完全回避。逐渐地,李治开始对她产生了深厚的情感。而武则天,趁势而为,以一首诗打动了李治的心:
“看朱成碧思纷纷,
憔悴支离为忆君。
不信比来长下泪,
开箱验取石榴裙。”
李治为之一震,深受感动,最终决定接她入宫。这一步,成了她权力之路的重要转折点……
发布于:天津市五八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